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开创文艺评论新局面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2022年10月26日11:49
文化自信自强
是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
薛晋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从中不难看出,文化自信自强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前提和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是民族文化自信自强的最高体现。只有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我们才能团结十四亿人民形成强大的精神合力,才能激发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创新伟力,才能形塑面向全球和人类的感召魅力,这是一种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01
  文化自信自强能够汇聚
  全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从人类文化演进史和大历史观看,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从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强的奋斗史和成长史,文化自信自强的程度大抵和人类文明的高度相一致。从辩证意义上看,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实践活动以及实践成果,形成了我们特定的民族文化自信基础和精神资源,反过来又作用于一代又一代个体的内在文化心理结构,助推我们在惊涛骇浪中不断走向新的胜利。鲁迅先生曾多次论及,“人立而后凡事举”,反复强调中国人不能失掉自信力,饱含着先贤对民族伟大复兴的赤诚之心。事实上,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的胜利,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取得的巨大成就,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十年的丰功伟绩,百年来我们追求的独立富强之路,其实就是文化自信自强的道路。而今,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使命,依托文化自信凝心聚力,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借助文化自觉茁壮成长,是走向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最终走向文化自强,是民族崛起的必然归宿。从微观上讲,个体生命的自信力就是充分相信主体自由意志的力量,能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能够有一股浩然之气灌注和充盈于人的灵魂和思想之中,从而摒弃自信力之外的那些自欺欺人的虚假主宰力量,倘能如此,个体生命才会拥有独立的人格和真正的自信。从宏观上讲,唯有千千万万拥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个体生命,才能汇聚成民族复兴伟业的战无不胜的人心力量。这样的人心和民心弥足珍贵,正是一个国家迎接一切艰难险阻的内生力量,也是一个民族遇到挑战并成功应战的主要依靠力量。由是观之,人心和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文化自信自强是最强的国力,人民就是最大的江山,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大的动力和源泉。
  02
  文化自信自强能够激发
  民族的创新力和创造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物质基础的强大,以及技术创新的助推力量。科技自信与文化自信自强息息相关。一般而言,文化自信是科技自信的根基,科技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提升,尤其是在从工业革命到数字信息革命飞跃的时代,更需要文化自信夯实科技自信的基础,更需要文化自信为科技自信安顿灵魂和精神,也唯有建立在科技自信之上的文化自信,更具有全球性和当代性。可见,没有民族文化的自信,不会有自己的科学自信;反而言之,离开了科学自信,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当代文化自信。回首望去,中国古代标志性的科技成果均是文化自信自强的硕果,比如造纸、印刷、天文、纺织、冶铸、建筑、陶瓷等一度领先世界的物质技术,都植根于文化生活的沃土之中,在文化的主体客体化或客体主体化中,深刻烙印着天人合一、刚健有为和厚德载物等民族文化精神观念。今天以屠呦呦为代表的诺贝尔奖的摘取,以潘建伟团队为代表的量子团队的科研进展,以“天宫号”“嫦娥号”“祝融号”等为代表的空间技术的进步,无不受到传统医药文化、古代哲学和文学艺术等的深度影响,都是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出的现代科技之花。当下,面对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时代召唤,面对关键技术能否牢牢掌握在自己人手中的时代之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全球之问,只有重新审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战略意义和战术价值,将科技自信置身于文化自信的整体系统中进行探寻,将我们的科技自信植入民族文化自信的大地之上,方能打通文化自信和科技自信之间的壁垒,实现文化自信和科技自信的相生相发,以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助推我们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的深度转型。一句话,文化自信自强的根基扎得有多深有多牢,科技自信的参天大树就会有多茂盛和多壮实。文化自信对于激发民族的创新创造活力具有无比重要的价值。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海报
  03
  文化自信自强能够形塑
  全球的辐射力和感召力
  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魅力和气度。我们的文化自信自强应当建立在文化魅力的基础之上,文化魅力从显性层面看是一种吸引力和感召力,从隐形层面看是一种格局境界和认同塑造的力量。在这里,文化自信自强是文化魅力的根基,文化魅力是文化自信开出的花朵。这种魅力既有社会历史的实践性品格,又有面向全球文化的建构性功能。比如,以四大名著改编影视剧为代表的忠义仁勇精神,以李小龙、成龙等为代表的功夫文化或中国龙精神,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的饮食文化理念,其中均蕴含着全球性的共享文化精神、共享审美情趣、共享价值观念,已然成为了当代民族文化自信自强并对外传播的轻骑兵。这些民族文化的魅力具有独特性,是民族文化软实力、美誉度、综合形象的标志性符号和特征,对于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文化自信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在参与各个时期人类文化的斗争和搏击中确立起来的,绝不是温室里的花朵。面向未来的文化自信,应当是一种骨子里的自然流露,也是一种习惯性的创新和创造,更是一种开放包容的引领和塑造。这样的文化自信,能够促进我们的文化真正“走出去”和“走进去”,最大限度降低文化折扣对文化精神的损耗,最大限度提升民族文化的辐射力和感召力,助力我们打造全球性的文化引领力,最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卓越贡献。
  *作者:薛晋文,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视听艺委会副主任,山西吕梁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太原师范学院二级教授
充分运用新媒体阵地
开创文艺评论新局面
胡建礼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作的报告高屋建瓴、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既有对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高度凝练的概括总结,又有对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高瞻远瞩的前瞻部署;既有理论高度、思想深度,又具备实践厚度,是全党全国人民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纲领性文件,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性文件,是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和文艺评论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文件。
  作为新媒体文艺评论工作者,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尤其是反复阅读和学习了报告第八部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深受启发、获益匪浅、备受鼓舞。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总揽全局、立意高远、深谋远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前瞻性和实践性,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是指导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具有战略意义,也是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导性文献,值得我们每个人反复学习,深刻领悟,并且联系各自的实际工作,融会贯通,活学活用。
  报告阐述了十五个方面的内容,从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最后到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涉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个方面的工作,各行各业都能从中学习领会到指导自己所在领域、行业发展的政治、思想、价值引领性表述,是全国人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指导性文献。
  尤其鼓舞人心的是,报告第三部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规划和时间表,“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给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未来三十多年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其次,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八部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文化发展的又一次重要阐述,也是全国文艺工作者在今后工作中要反复学习和深刻领悟的重要指南,是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和文艺评论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将文艺工作提升到“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的高度,是对所有文艺工作者的殷切希望,充分体现出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
  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撸起袖子加油干”,创作出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
  第三,结合新媒体文艺评论工作来看,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同样也为下一步工作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南。新媒体时代,文艺评论的表现形式、内容生态和媒介载体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十几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从业者和文艺评论工作者先后历经了BBS论坛、博客、微博、弹幕、问答、音频、微信公号、头条号等智能推荐平台、短视频等多种新媒体文艺评论形式。互联网新媒体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舆论阵地,社会主义文艺和文艺评论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刻不容缓。其中,主旋律文艺作品如何才能做好新媒体传播,应该成为文艺评论工作者研究的课题和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八部分中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为文艺评论的全媒体传播尤其是在新媒体的传播提出了要求并指出了路径。
  今年年初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成立仪式暨“主旋律影视作品面向青少年的新媒体传播”研讨会(点击查看)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和影视业内人士围绕着主旋律影视作品如何面向青少年做好新媒体传播各抒己见。这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及其新媒体委员会“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一次有益尝试。
  2022年3月,“主旋律影视作品面向青少年的新媒体传播”研讨会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成立仪式在京举行
  作为一名新媒体文艺评论工作者,时不我待,必须不断更新观念,学习和掌握多种新媒体平台的文艺评论技巧,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充分发挥文艺评论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作用,和所有文艺评论工作者一起,努力为开创我国文艺评论新局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胡建礼,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秘书长、微信公号“影视风向标”主编   
(编辑:刘禹森)